本案在由以前的南塘祖祠堂改建而成的南塘祖艺术馆旁边。 原建筑形体是一个原住民遗留下来的和谐的民居形态,似乎能在空间里看到老人生活的印记,后院养着一条小黄狗。一楼一屋一小院,但对于空间本体而言,总是缺乏了娱乐精神,缺乏了对于即将到来的70、80、90后的吸引力,缺乏这些新住民所希望的体验感。 空间的合理性首先是设计需要调整的主要方向,整栋小楼我们的设计目标是3间住客套房,需要依靠调整墙体位置以改变各空间的内部尺度。 特别是一楼原副体建筑,希望能够改建成为一个客房,2300mm的横向跨度完全无法达到所希望的舒适尺度,圈梁的原始结构非常考验设计功力,我们想到了用工字钢从新做结构加固,把原有的楼板和圈梁用钢体支撑,然后拆除老的承重红砖墙体,达到外扩的目的。 主体建筑的窗体非常小,我们希望让每个空间都能看到院子里的那棵杨桃树,让建筑、树和人融合一起,所以设计上用同样的手法把主体建筑靠院子的墙体做支撑加固,为了增加景流量,在扩大的窗体中不考虑通风的窗体,而是隔离200mm处另做安排。 二楼的露天天台被认为是和小院功能上重复,可以增加成为一个公共的聚会场所, 副体建筑的外扩会引起对院子杨桃树的破坏,为了减少对树体斜枝的损伤,让建筑、树和人融合一起,外扩建筑形态依托钢架沿树体形态斜面而走,以树养形。 让每个空间都能看到院子里的那棵杨桃树,改造建筑大窗以增加景流量,二楼的露天天台成为一个公共的聚会场所